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电池涨价正在加速酝酿 中小企业或面临新困局
2021-12-27 14:04:35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据Korea IT News12月23日的报道,LG新能源计划明年一月将圆柱电池电芯报价上调10%。此外,据分销商前一日透露,三星SDI的21700型号圆柱电池电芯(最常用型号之一)上个月已涨价7%~8%。

“所有已接但未提货的订单需重新议价按新价格执行;对账期较长的客户全面缩短账期;逾期欠款客户暂停发货。”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鹏辉能源近日发出涨价通知;而宁德时代近日也宣布将对动力电池海外客户提价5%……新年将至,迎来的第一件事竟是动力电池涨价。

电池涨价一触即发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步步高’,已比去年上涨5~6倍,推动动力电池成本快速上升,对此电池企业都要扛不住了,但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在价格上会跟着头部企业走。”浙江浩迪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玉文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说,一是各动力电池企业采购价格、工艺管理、质量管控等方面虽有细节差异,但原材料涨价却是共同难题。二是成本上涨严重压缩了动力电池企业的盈利空间,有的品种已经是赔本生产,只能将成本在企业内部均摊。三是面对这种情况,动力电池中小企业如果自行涨价,特别是在头部企业价格不动的情况下涨价就会“吓跑”客户,产生于企业不利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会使中小电池企业更加艰难。

“如果市场没有大的变化,2022年动力电池价格普涨或在所难免。”山东省电池工业协会顾问谢瑜忠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一方面,在近期的调研中发现,曾经有多家一再表示今年不涨价的动力电池企业,近来已经开始动摇,有的甚至已经开始与签约客户重新商议明年的动力电池订单供应价格。虽然企业并未透露具体涨幅,但根据目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涨幅及动力电池生产流通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国内动力电池价格涨幅可能在7%~20%左右。另一方面,像规模较大的头部企业较为容易控制内部生产成本,但原材料涨价来自企业外部,是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控制的。“再加上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供应紧张,存在涨价空间。”他认为。

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下降已是事实。行业巨头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7%,国轩高科毛利率第三季度降至18.30%。

“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几乎是一触即发,目前的现状让中小企业处于矛盾中。”招商证券分析师杨永年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他对记者说,装机的增速超过了动力电池扩产的速度。由此可以推断,很多头部企业在采用双班满负荷生产。而且,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优势资源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装机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LG新能源,五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83.1%。动力电池行业中小企业的订单不仅少,也不稳定。在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涨价就会失去客户,不涨价自己就会赔本。只有等头部企业涨价后,中小企业才能跟涨。

背后原因究竟何在

行业内外几乎看得都很清楚,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才是推高动力电池成本的真正推手。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几乎是“涨疯”了。

报价系统显示,12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达到26.7万元,比20日上涨1.3万元,平均每天涨幅约4000元。而在四个月前,碳酸锂的价格不到每吨9.5万元。年初至今,碳酸锂的涨幅已经超过230%。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必须的磷酸,国内均价已涨到每吨10500元,与年初相比上涨109%。镍、钴、锰等动力电池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同样持续上涨。

“12月中旬以来,新一轮锂元素涨价潮已经启动。”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碳酸锂价格将率先领涨,不仅将推动动力电池企业成本进一步上升,而且很有可能出现供需紧张状况。

与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下降相反,原材料企业的毛利率有了大幅上升。供应碳酸锂的赣锋锂业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36.12%,几乎是其去年同期毛利率18.82%的两倍。

“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这看上去似乎对上游原材料企业有利,但实际可能隐藏危机。”禾丰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姜泰全告诉记者,原材料涨价可能迫使有实力的电池企业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自己去海外直接采购锂矿,并甩开现有原材料企业,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动荡或出现大洗牌。

“如今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向《中国汽车报》记者分析,一是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1-11月产销分别达到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这意味着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大幅增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同步增长;二是在终端客户需求刺激下,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都在提升原有产线产能及新上扩产项目,从而也对上游原材料需求有所增加;三是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企业去年因疫情一度产能收缩,面对今年以来中下游大幅增长的冲击,来不及扩充产能,有限的产品供应导致了价格上涨。

“不仅如此,原材料涨价与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也不无关系。”杨永年表示,一是今年以来,由于美国通胀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锂矿石开始价格就不断上行,自然会冲击国内原材料市场;二是今年以来国际海运价格、国内道路运输价格都在上涨,无论是进口锂矿石还是本土生产的锂矿石,均因此而涨价,推高了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三是由于上述因素,目前多个行业的多种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全球普遍现象,并非只是国内才有。

如何破解行业困境

面对躁动不安的原材料价格,迫使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思索如何“突围”。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应对。”林森表示,一是多家有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直接到海外采购锂矿,力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富临精工等都已迈出了全球找矿的步伐;二是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积极投资或参股上游企业,希望借此能获得优惠价格的原材料供应。如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先后完成对江西升华、湖南裕能的增资,又与德方纳米合资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亿纬锂能也与德方纳米合作了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项目,投资概算约20亿元;鹏辉能源与丰元锂能合作等。

“如果动力电池大面积涨价,虽然是市场行为,但是仍面临诸多‘副作用’。”谢瑜忠认为,动力电池涨价有可能带来整车涨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消费者主动购车的积极性;如果整车不涨价,可能就会采取减配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而在汽车智能化加速的今天,减配同样对车型销售带来副作用,还有车企采取售后服务涨价、OTA升级涨价的方式,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印象,这都是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不涨价。

“除了全球买矿和投资上游原材料企业项目,其实还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凌岳斌谈到,一是动力电池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来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性能等方式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二是加速电池的技术迭代。如果企业能集中力量攻克电池的技术难题,比如减少紧缺、贵重原材料的使用甚至不用,实现真正的技术迭代,很多现实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标签: 电池涨价 中小企业 原材料上涨 新趋势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