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 > 正文
数字技术助推方言传承 上海探究新模式强化沪语保护
2021-12-13 16:51:11 来源: 新民晚报

传承阿拉上海闲话,究竟存在一些什么困难?在数字化时代,上海方言的保护如何用好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十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解沪语之“乡愁”成为热议话题。

方言环境重在家庭

这几天,一则短视频在网上热传。说的是一位年轻的上海爸爸让上小学的女儿跟着学说“豆沙包”三个字,结果,孩子硬生生把上海话“豆沙馒头”说成“标准”的山东话。

“方言变化原因是多元的,最大的外部因素是缺乏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上海,方言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张力,基本上社会环境对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权重更大。”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弘治说,家庭环境主要是亲属之间语言使用情况,现在的上海本地家庭,祖父母一辈基本还习惯使用上海话。从此前的语言普查中发现,很多00后大学生能坚持使用上海话,与祖父母有很大关系。而在只有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中,大多父母与子女交流时,一般都会放弃强调在家庭中只使用上海话交流,最后形成子女听父母说上海话而自己说普通话的不对称交流状况,甚至最后父母也一起使用普通话了。

何必脱离生活硬翻

昨天不少与会者谈到,方言的传承并非就是将普通话简单地翻译成本地话,没有地域文化特色就不成为方言。以讲沪语闻名网络的郑健,网名“畸笔叟”。他说,语言这个东西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就没什么意思了。平时很多人在网上向他提问,诸如“肆无忌惮”“躺平”“内卷”等,沪语应该怎么讲。郑健认为,我们在上海讲的上海话,都是存在于生活方式之中的,脱离了生活的语言就是无源之水,没必要硬要把普通话翻译成上海话。

早上吃“四大金刚”,下班回家生煤球炉、烧夜饭、汏浴、乘风凉……现在许多人一谈到传承上海闲话,仿佛就离不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弄得现在的小朋友要么一头雾水,要么索然无味。对此,小有名气的沪语播客黄立俊说:“方言不是用来怀旧的。”他表示,如今在向80后、90后、00后们推广上海闲话时有一个倾向值得引起重视,但凡说到沪语,动不动就是“溜溜球”“弄堂生活”以及一些老掉牙的方言段子,把鲜活的语言传承弄成了只是怀旧的载体,这样下去沪语自身就会失去生存的能力,变得过度市井化甚至无厘头。

数字典藏保护方言

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是由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发起,从2016年起承担“310与沪有约海派文化的传习活动”项目。沪语的传承历来是论坛热议话题,而难点之一在于如何用“技术手段”让上海闲话保存得更原汁原味些。

王弘治提出,现在对上海方言的保护应采用“数字典藏”方式,一方面是要将十九世纪以来各类有关上海方言记录转换为语音、词汇数据库;另一方面是要加紧做好共时调查,就是要扩大方言的取点调查范围,比如“爷爷”这个词在上海不同地区说法是不一样的,不能只取少数代表发音人的读法收藏进方言库里,而应该定期跟踪且更为细致地分析、保存好上海各区乃至各镇各乡语言的基本面貌。此外,还要引入数字人文技术,结合计量分析、地理信息化技术、数据可视化及网络应用等多重手段,真正把城市方言与数字化城市的大数据分析相结合,让专业化的语音研究能够转化为一种可随时获取的公众资源。

标签: 数字技术 方言传承 沪语保护 新模式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