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 > 正文
开源鸿蒙OpenHarmony将在2022年进入太空
2022-01-12 15:26:44 来源: IT之家

分享至armony开源项目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负责运作。OpenHarmony是由华为公司捐赠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基础能力相关代码,由全球开发者共建的开源分布式操作系统,具备面向全场景、分布式等特点,是一款“全(全领域)・ 新 (新一代)・ 开(开源)・ 放(开放)”的操作系统。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OpenHarmony(简称“OpenHarmony”)项目群航天工作组(OpenHarmony In Space,简称“OHIS”)第一次会议1月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航天高校、科研院所、商业航天公司和中学的工作组发起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OHIS工作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于晓洲教授介绍了工作组的最新工作进展,特别是OpenHarmony和微纳卫星技术的结合前景。微纳卫星一般指1-100公斤的卫星,目前已经有近2000颗发射入轨。微纳卫星使用的操作系统如VxWorks、FreeRTOS,μC / OS均为国外大公司研制。在星上系统软硬件系统日趋复杂的今天,采用OpenHarmony操作系统将有助于星载系统的通用化和模块化设计,缩短研制周期,提高微纳卫星的可靠性与实时性。目前,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比利时列日大学、列日空间中心、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已经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中国与比利时专家将基于微纳卫星平台对4.2光年外的系外行星进行探测。该项目的姿态控制、推进等一系列核心系统将使用OpenHarmony操作系统。IT之家获悉,此外,通过与多颗国内商业卫星的合作,OpenHarmony操作系统在2022年还将随多个任务搭载上天。

OHIS工作组副组长、清华大学王兆魁教授做了题为《成像卫星实时态势感知与智能处理》的报告。实时智能态势感知是未来应用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王兆魁结合本团队研究情况,介绍了深度学习等智能化方法在卫星实时态势感知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软硬件要求,提出了OpenHarmony在未来星上智能处理方面的技术需求和发展建议。

围绕OpenHarmony在航天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潜在应用,清华大学邢飞教授综合分析了太空目标产生及其对航天器运行所带来的威胁,并结合中国在深空和近地轨道目标监测项目,从科学和工程角度上呈现了OpenHarmony未来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未来芯片北京高精尖中心等清华大学的资源,邢飞从卫星底层芯片、核心器件及功能组件三个层面阐述了卫星智能化芯片、硬件互助、多机迁移等OpenHarmony的优势与长远定位,认为其有望给中国的卫星系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并实现对SpaceX星链计划的超越。

武汉大学张过教授介绍了“光音“星座的建设方案、进展及未来与OpenHarmony技术结合的可能性,该星座将实现时间分辨率1小时、空间分辨率1米的准实时遥感监测,可作为“太空水文站”和“太空水质站”对地面水文站和地面水质站的部分替代。且该星座集成无人机群和地面监测站点,将成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感知网络,可更好地服务水利、农业环保等行业。

来自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耿赛猛,介绍了OHIS教育产品进入中小学的相关规划。

围绕OpenHarmony开源生态,来自中科微澜科技有限公司的杨牧天以《航天开源,安全筑基 —— 开源生态安全漏洞感知技术》为题,介绍了面向航天领域的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问题,提出了打造新一代安全基础设施、进而提升行业安全水平的系列建议。

会议代表还讨论了OHIS工作组章程以及基于OpenHarmony开展空间探索的未来方向。随着OpenHarmony开源项目进入航天领域,2022年将会有多项成果落地,逐步实现OpenHarmony In Space的宏远目标。

标签: 开源鸿蒙 进入 太空 2022年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