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洗发水瓶等塑料制品容器会使人发胖,这些普通塑料容器中存在着11种可导致体重增加的化学物质。科学家在饮料瓶、厨房海绵和护发素等日常塑料用品中发现了11种化学物质,它们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挪威科技大学研究人员观察了34种不同的塑料制品,分析它们含有哪些化学物质。
结果显示,他们在这些产品中发现5.5万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并确定了629种物质,其中11种是已知扰乱新陈代谢的化学物质。实验表明,普通塑料制品中含有一种混合物质,可能是人体超重和肥胖的一个相关且被低估因素。
长期以来,专家们认为大多数塑料化学物质会残留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现实情况更加严重,尤其是一些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渗出大量塑料化学物质,并直接进入人体。同时,此前研究也表明,一些塑料含有干扰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致肥物”,可能会影响人体发育和生育能力。
目前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化学揗也可能是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实验室中发现三分之一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能促进脂肪细胞发育,这些产品中的物质能重组前体细胞,使其变成脂肪细胞,进而迅速增加和积累更多的脂肪。
然而,一些塑料制品含有已知的代谢干扰物质,它们还会诱导脂肪细胞生长。研究人员称,这意味着塑料中含有目前尚未查明的化学物质,会一定程度地干扰人体储存脂肪的方式。很可能不是双酚A之类的常见物质导致了代谢紊乱,这意味着除了我们已知的那些塑料化学制品之外,还有其他的塑料制品可能会导致超重和肥胖。
目前,肥胖是世界上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会诱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此外,超重还会增加我们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例如:新冠肺炎的影响。全球大约有20亿人超重,其中6.5亿人被列为肥胖人群,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显示,塑料化学品很可能是之前未考虑到的一个因素。
潜在导致人体变胖的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但最新研究表明,还有更多的物质会引发这些问题效应。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物质因其对生殖、神经和免疫功能的潜在影响而闻名,但动物研究也表明,生命早期接触此类物质也可能会晚期体重增加。
一些制造商现已减少产品中使用“致肥物质”,但这些物质在人类日常消费品中仍然很常见。因此,识别和理解生活方式之外的其他环境因素地控制肥胖至关重要,鉴于人体内分泌系统控制着食欲、饱腹感、新陈代谢和体重,接触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化学物质就是其中一个因素。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 视焦点讯!登记地址无法联系,乐视网被列为经营异常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因...
- 每日视点!TikTok澳大利亚月活用户达85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总人口的30%据Tech时代消息,日前,TikTok首次公布了其在澳大利亚的用户...
- 世界速递!日本可口可乐售货机已支持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据电商报消息,可口可乐日本分公司在近日开业的EDION难波总店...
- “表演服”用完就退?不能放任后悔权被滥用 世界短讯“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但有人利用...
- 周大生:去年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35%,今年目标超去年增速_全球看点周大生在机构调研时表示,2022年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65%...
- 视频号运费险正式上线,首次投保根据经营类目有5档选择 环球播报据亿邦动力消息,腾讯发布“视频号小店运费险”服务指南,视...
- 淘宝发布中小商家造星计划,推出最高2000元广告补贴券淘宝宣布启动中小商家的造星计划,推出包含最高2000元广告补...
- OpenAI CEO:OpenAI还没有开始训练GPT-5大模型 天天播报据外媒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在印度经济时报主办的一场会议
- 亚马逊与Hexa达成协作,支持卖家创建3D图像据亿邦动力消息,亚马逊和3D可视化公司Hexa达成一项新举措,...
- 属于王亚伟的时代一去不返近日屡有传闻称,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已被监管部门带走调...
- 智联世界,元生无界!快手虚拟人IP亮相2022人工智能大会
2022-09-07 10:47:54
- 机器人界“奥林匹克”!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8日举行
2022-08-10 09:58:58
- 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机器人将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
2022-07-14 09:41:10
- 中科院院士蒋华良:AI+分子模拟与药物研发将大有可为
2022-07-14 09:37:00
- “千垛之城荷你有约” 2022兴化市荷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2022-07-07 0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