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 > 正文
长江武汉段水质连续3年优于“国标” “微笑江豚”已成为长江大保护“吉祥物”
2022-03-01 15:43:21 来源:

“连续3年来,长江武汉段水质优于国家考核目标。”武汉用这一段清清江水,向“长江大保护”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

去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简称《长江保护法》)开始实施。自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立法理念深入人心,落实流域治理协调机制、联合执法成为常态,依法严惩非法捕捞行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更好的保护,通过不断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一片旺盛的生态底色,在武汉徐徐铺展。

十年禁渔,

“微笑江豚”成为长江大保护“吉祥物”

“江豚一家三口江面嬉戏”“江豚与黄鹤楼同框”……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考数据表明,白沙洲水域正在形成稳定江豚群体栖息,居民有望看到更多的江豚出水嬉戏的画面。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因自带迷人微笑,而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自2020年7月1日开始,武汉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武汉江段频现江豚身影;“江豚回归江城”行动,已是武汉积极推动长江大保护的标志性工作之一。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介绍,“微笑江豚”的回归,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是长江大保护成效的显示器,也因此被市民称之为长江大保护的“吉祥物”。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武汉常态化、多举措的禁渔退捕策略。武汉各部门先后组织长江通江支流禁渔启动、禁用渔具集中销毁、“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同步联合执法等高频次联合行动;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查的频次、力度,严厉查办违法垂钓行为,形成长江禁捕水域垂钓管理高压态势。通过市场清理整治,精准打非断链,形成了“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

“断面考核”,

长江水质开始“心中有数”

长江上的老关村,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与汉阳区的跨区水域接点。在这里“切出”一个横断面,提取的水质监测指标就作为上游的考核断面、下游的对照断面;各区所在的一段段江面如同一段段“藕节”,依据各断面的水质数据对照考核、进行奖惩。

武汉根据长江武汉段区界和岸上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了13个监测断面。各断面的“考试科目”包括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4项;计算“总分”后,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的正负得分,相应予以奖惩。

“断面考核”,这个市域内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是武汉在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中率先推出的。武汉,又一次走在了长江大保护的前头。它看似简单,却能让大家对于各自区域的长江、汉江水质“心中有数”。

“一棵树”,

打造独特魅力的武汉“江滩美学”

去年春夏,武昌江滩一棵“孤独的树”突然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充满市井气息的大武汉,也被网友们亲切地贴回了“文艺江城”的标签。

武汉已进行了多轮的沿江港口岸线整治,整合、集并迁移码头103个,恢复自然岸线30余公里,两江四岸造林2.14万亩,武汉露出最美水岸线。通过对长江、汉江和沿江腹地1-3公里范围的全面梳理,《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清单(送审稿)》共收录项目125个、规划总投资约1400亿元。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要有新作为,“美学价值”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武汉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长江、汉江等河流排口溯源整治,省控重点湖泊排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得到大力推进;

全市实际监测的164个湖泊中,46个湖泊水质同比好转,武汉首次实现劣V类湖泊全部“清零”;

稳步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武汉“智慧湿地”实时监测网络项目,打造出一个“更聪明”的林草生态智慧感知系统。

2月25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海事法院及长江海商法学会共同举行《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探讨在武汉设立长江生态法院,构建起与《长江保护法》相配套相适应的全流域、一体化的司法保护机制,运用司法手段守护好长江母亲河,切实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 记者 金文兵)

标签: 武汉段水质 优于国标 微笑江豚 长江大保护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