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影视剧超前点评暴露水军控评潜规则 “流量至上”风气值得行业反思
2021-12-16 14:26:0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风起洛阳》还没播,豆瓣已有数千条的五星好评;《谁是凶手》的女主角尚未登场,质疑其演技的短评已有上百条。

12月14日晚,豆瓣电影官方微博发布回应,回顾和梳理两部剧集疑遭控评的情况。同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对这种试图破坏评分公正性,扰乱平台正常秩序的行为进行追责。

事实上,影视剧遭遇“超前点评”的现象并不稀奇。近年来,网络“水军”控评、试图养号刷分的行为屡屡爆出。去年11月,一名图书编辑控诉某流量明星粉丝“注水”评论,更是掀开了豆瓣“养号”的一角。

有律师告诉南都记者,“从法律上看,‘水军’控评、恶意打高分或低分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虚假好评实际是虚假宣传的表现,恶意差评则涉嫌损害信誉。”

超前点评,暴露“水军”控评潜规则

12月14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两部正在热播的影视剧接连出现“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

12月1日晚,由黄轩、宋茜、王一博等人主演的古装剧《风起洛阳》开播。这部剧由于技术原因延迟近一小时播出,但豆瓣评论却“准时上线”。原定20点的开播时间里,大量评分及短评内容不断涌入豆瓣:有人打一星“尬黑”,也有人打五星“无脑吹”。

豆瓣调查结果显示,正式开播一小时前,古装剧《风起洛阳》集中出现五星评分6752条,给五星评论点赞“有用”高达33万余次,涉及14747个账号;集中出现一星评分则有649条,点“有用”的次数为3778次,涉及1002个账号。剧集开播一小时后,又出现非正常评分3956条。

豆瓣回应节选

根据豆瓣规则,影视剧上映或开播前的评分和评论一律不计入总评分。当晚豆瓣清理了8924条开播前的评分和评论,处理了4215条开播后出现的非正常评分和评论。

12月5日20点,悬疑剧《谁是凶手》开播,未看先评的荒诞现象再次出现。女主演赵丽颖在前两集尚未登场,豆瓣上已有不少质疑其演技和台词表现的短评。

豆瓣称,在接到用户反馈后排查了现存的短评,共移除违规短评244条。截至12月8日本剧开分,共清除3209条非正常评分,在短评区移除1506条涉及人身攻击、未看剧集即评分等无关短评,并对相关账号进行处理。

截至12月16日中午12点,《风起洛阳》豆瓣评分7.0,共有15万余人作出评价,以四星居多。《谁是凶手》拿下7.1分,超过7万人打分,分数多集中在三四星之间。

两剧目前豆瓣评分情况。

剧集和主演尚未亮相,为何有人着急下评论?有影视从业者称,这种情况在业内很常见,“多少媒体、粉丝、路人盯着开分啊。”

作为国内评价书影音作品的重要平台,豆瓣在过去十年秉持的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由此豆瓣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演员刘烨曾给豆瓣的影响力“盖过章”。他接受豆瓣栏目《瓣嘴》采访时提到,尽管很多被豆瓣批评的制片人、导演从不回应质疑声,但私下仍会讨论豆瓣评论。“你们(豆瓣网友)说的东西,所有做电影的人和公司都是很重视的。”

刘烨接受《瓣嘴》采访。

不仅如此,近日作家余华接受采访时也谈及豆瓣评分。采访中,余华给自己的作品《活着》打了9.4分(满分10分)。当被问及剩下的0.6分去哪了,“剩下0.6去问问那个豆瓣,他们打的9.4,所以我也给他(《活着》)打9.4。”余华说道。

余华给《活着》打9.4分。

针对商务合作影响豆瓣评分的质疑,据豆瓣解释,豆瓣商务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任何与评分有关的合作。

《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一文中,豆瓣创始人、CEO杨勃(网名阿北)提到豆瓣评分的规则。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豆瓣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把最新的意见纳入进来;而“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账号。

《豆瓣电影评分八问》节选

在14日晚发布的回应中,豆瓣称针对日益进化的“水军”攻击和模拟真实用户使用模式试图“养号”刷分行为,豆瓣后台的算法、识别程序、判断“非正常打分”“非正常用户”的策略也一直在实时更新和演进。

粉丝“养号”刷评论,图书编辑无奈发文

与此同时,阿北也承认,随着电影商业体量激增,豆瓣评分也跟着变得重要。无论雨点大小,“水军”的雷声越来越大。

为了过滤不断涌入的“水军”,在豆瓣评分机制下,注册时间长、活跃度高的账号具有更高权重,对书影音打分才能被认定为有效。由于传统群控的“僵尸账号”很难起作用,因此购买老账号和培养新账号,成为豆瓣刷分控评的重要方式。

12月15日,南都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输入“豆瓣账号”发现,有商家以“豆瓣综合优质服务”“你想要的都有”为宣传语提供服务。在某商家提供的平台外链中,不同年份的豆瓣账号价格从25元到50元不等,年份越久价格越贵。

豆瓣账号越久越贵。

根据雷达财经调查,“水军”公司往往掌握大批高质量、无违规的豆瓣账号,为影视剧提供刷分控评服务。同样地,价格随着账号质量上涨。一百个粉丝的豆瓣账号报价30、40元一条,一千个粉丝报价100元,豆瓣大V价格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上万一条。

除了付出真金白银外,粉丝圈内也会在网上分享豆瓣“养号”这样费时费力的“笨办法”。

具体而言,“养号”需要完善用户头像、昵称简介,丰富账号的照片、日记等内容,收藏转发评论帖子,与其他粉丝相互关注,以及坚持在书音影作品写15或20字以上短评并打分等等。

粉丝制作的“养号”教程。

不仅如此,在各类娱乐小组“买房”,即成为小组成员,也是粉丝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组员才能在小组内进行发言,尤其是在舆论不利的关键时刻为艺人说话,而组外人员只能浏览帖子或点赞。

有意思的是,不少“养号”教程均提到,账号头像和ID以及私人内容均不要与艺人相关,评论也尽量采取“路人式”(非艺人粉丝)中立发言,避免被冠上某某粉丝的属性。

还有某粉丝在“养号”指南中称,豆瓣评分是偶像作品的重要评价指标,“养号”并不是对豆瓣已有生态的破坏,而是为了在偶像作品遭遇恶意刷分竞争时有能力进行对冲,还作品一个公正的评价。

可以看到是,“养号”风气直接导致大量毫无意义的评论侵袭着豆瓣评论区。2020年11月,《记忆记忆》的图书编辑曾在豆瓣发文控诉,让粉圈离自己的书远点。文章直指某粉丝团体的“养号”行为使得该书短评下充斥着“复制粘贴高赞短评和书评”以及“莫名其妙的句子心得”。

《记忆记忆》图书编辑发文控诉“养号”。

“哪怕有读者真情实意的评论,也将被淹没在这堆废料和垃圾之间。豆瓣上的这本书,已经彻底不属于作者、译者、编辑和读者了。”这位图书编辑如此写道。

“唯数据论”“流量至上”风气引起行业反思

除了粉丝自发控评外,剧集片方和竞争对手也可能加入豆瓣刷分的行列。

“打五星的则可能是片方所为,打一星的可能是同期有作品播出的竞争对手在操作。”一位从业多年的经纪人告诉南都记者,如果一部片子评分虚高,观众看完可能会有受骗的感觉。恶意打低分则会给影片导演、制片人、演员带来巨大损失——制作团队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应有评价,票房和收视率也会打折。一旦演员被贴上“不抗片”的标签,更是可怕。

在韬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景健看来,流量往往和具体的商业价值、未来平台要支付的费用具有相关性。控评行为使得平台评分缺乏客观和中立性,群体评价机制失灵。长此以往将打击影视创作者提高剧集品质的动力,也会使得市场变得浮躁,脱离行业的本质。好作品被淹没,认真创作的人不被看见,这是最大的不公平。

“从法律上看,‘水军’控评、恶意打高分或低分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虚假好评实际上是虚假宣传的表现,恶意差评则涉嫌损害信誉。”李景健说道。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另外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恶意打高分或者低分,确有可能构成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违反。

李景健还提及,不管是打高分还是低分,都是一种不诚信、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这也涉及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则性规定。该条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超前控评”以及“水军”打分等乱象层出不穷,如何进行规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郑宁表示,平台要在最大能力范围内建立相关机制、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来抵御“水军”的侵袭,尽到平台的监管职责。

不过她也提到,要求平台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规模大小、技术力量等因素。像豆瓣这样“小而美”、商业化程度不高的平台,如果对其施加很高的责任义务,很有可能企业就垮掉了。而从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鼓励国内原创的互联网模式。

“不止豆瓣,网络‘水军’几乎无孔不入,归根到底还是网络黑灰产在作祟,如果源头治理不解决,类似问题还会继续出现。”郑宁告诉南都记者,对于网络黑灰产的治理,需要平台,公安部、工信部等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多方参与。

今年2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回复网友提问时,明确表示电视剧“控评”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时建议用户提交充足证据材料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违法实施或帮助他人进行虚假或引人误导的商业宣传,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最高200万以下的罚款。如果经营者违法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监管部门也可采取行政措施,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这股“唯数据论”“流量至上”的风气已经引起影视制作行业的反思。

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只靠冷冰冰的数据——评分、收视率、点击率并不能合理评价作品好坏。“唯数据论”的评价标准应该摒弃,背后需要有多维机制,包括口碑、专业度、艺术性等。

2020年12月8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同样提到,在电视剧创作中,要尊重市场规律,关注市场需求,但绝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更不能让那些被污染了的数据和流量成为评价作品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从而不断发散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标签: 超前点评 水军控评 流量至上 风起洛阳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