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身在高原怎样才能睡个好觉?专家:高海拔建议入睡前吸氧,并适当湿化
2022-03-22 16:47:15 来源: 西藏商报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作为生命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22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你是否常常抱着手机刷到深夜,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工作?你是否因为打呼噜而烦恼?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援藏医生贺航咏。

前来就诊患者中 失眠、打鼾者居多

从专业角度分析,优质睡眠包含三个要素,即持续时间、连续性和睡眠深度。贺航咏介绍,一个成年人每天至少保证6到8个小时高质量睡眠,这是常规指标。记者了解到,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日常接诊的患者中,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俗称“打鼾”)是最常见的病例。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醒得太早。造成失眠的原因有社会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躯体疾病等。人一旦睡眠不足就会出现以下症状,如疲劳,警觉度、专注度、记忆力下降,学习或工作表现不佳,喜怒无常或易怒,白天嗜睡,有鲁莽或攻击行为,容易犯错甚至肇事,对自身睡眠感到担忧或沮丧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理失眠呢?调理失眠可以从调整作息时间、放松心态、适当锻炼、调整饮食及创造有利入睡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

打呼噜是“病”

并不是代表睡得香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普通人都存在认识误区:一个人睡觉时打鼾,就说明这个人睡得好、睡得香。其实不然,在专业人士眼中,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这种疾病大致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由于口咽部软组织塌陷,导致气管阻塞而打呼噜;一种是中枢神经出现“短路”,无法正确执行呼吸指令而打呼噜。

而且,打呼噜并不是大人的专利,儿童也会打呼噜,医生们诙谐地称呼他们“呼噜娃”。小孩打呼噜是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睡眠中间断性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影响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紊乱,常见原因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如遇以上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相关科室检查、治疗。”贺航咏提醒。

缺氧会导致失眠

睡眠时可弥散式供氧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许多人常常因为初上高原而无法入睡。身在高原,我们也时常会面临入睡困难的问题。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该怎样睡个好觉?对此,贺航咏也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

在高原上,人们主要面临低压、低氧环境。作为移居者,在高海拔地区生活时,常常因为缺氧导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此时,应该及时给予氧疗,入睡困难的问题就能得到极大改观。“我们建议入睡前两小时开始吸氧,有条件者可以在睡眠过程中开启弥散式供氧。”贺航咏进一步解释,在氧疗时推荐低流量吸氧,并采用适当的湿化措施,以免出现鼻塞、鼻腔干燥等不适症状。(记者 赵越)

标签: 身在高原 睡个好觉睡 睡前吸氧 适当湿化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