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环球观速讯丨中山外贸货运新局:将大港搬到企业“家门口”
2023-04-14 08:51:41 来源: 南方日报

直连南沙港、对接中欧班列,联手深圳打造“组合港”

4月12日,一列40个标箱、满载冰箱的集装箱班列从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缓缓驶出,朝着线路的终点——南沙港方向驶去。班列货物的货主是中山本土家电巨头——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这趟班列是奥马冰箱继今年3月29日后,在黄圃货运站发出的第二趟班列。


(资料图)

通过南沙港铁路,奥马冰箱的产品直达南沙港,扬帆出海,进入欧洲市场。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正式通车运行,意味着在中山北部产业集群和南沙港之间打通了一条直连通道,这也是中山第一条直连南沙港的“点对点”货运铁路。南沙港铁路已接入中欧班列线路,通过南沙港铁路和中欧班列,中山制造业将以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的方式接入国际市场。

中山港口货运体系也积极向东对接。最近,“中山神湾港至深圳蛇口港”正式开通,这是中山与深圳两地口岸今年以来开通的第3条组合港航线。随着新线路和新模式落地,中山与广州、深圳等周边国际港口体系加速融合,一个“公铁海”联运的外贸货运格局逐渐成形。

新线路

“公海铁”联运“一箱到底”

南沙港铁路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彼时,奥马冰箱正处于出口业务快速攀升期,2016年,奥马冰箱冷柜总销量突破750万台,出口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

“南沙港铁路开建,我们就一直关注着它的进展。”奥马冰箱船务部部长冯长江对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的建设十分关注。南沙港是奥马冰箱的核心出货港口,承担了奥马冰箱95%以上的出口货量。仅2021年,奥马冰箱从南沙港出口到全球市场的柜量就达到16万标箱,预计2025年将超过25万标箱。

突出的区位优势让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成为奥马冰箱的“必然之选”。奥马冰箱生产厂区与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的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运输路程30分钟内。产品从奥马冰箱厂区抵达黄圃货运站后,可获得从装载到上船的全流程服务,实现将港口搬到“家门口”的效果,奥马冰箱的产品进入集装箱内后,就可通过公路、铁路到海运“一箱到底”,直达海外目标市场港口。

冯长江表示,中山黄圃至南沙港的海铁联运线路开通后,为奥马冰箱提供了一条拖车和水路之外的第三个集港通道,对比公路运输,南沙港铁路黄圃站海铁联运成本将降低20%左右。

作为中山首个铁路货运站场,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弥补了中山在铁路货运方面的不足。对比传统的拖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优势显而易见,运输体量更大、成本更低,且不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尤为适合长距离运输大型、重质货物,这对于具有明显外贸导向的中山制造业来说意义尤为突出。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山外贸依存度超过了全国96%以上的城市,2021年中山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超过了75%,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南沙港铁路将是中山制造业一条高效的外贸运输通道。从陆路看,南沙港铁路已接入中欧班列,目前从南沙港铁路南沙港南站开出的中欧班列为一月两列左右,并均经过黄圃货运站。去年5月,南沙港铁路首趟中欧班列开行,来自珠三角地区的轻工产品乘班列经由阿拉山口出境,15天后抵达俄罗斯沃尔西诺,比海运节约60%的时间。从海路来看,南沙港铁路在中山公路运输和海运之间架起了关键“一横”,搭建起接入南沙港海铁联运体系的桥梁。广州货运中心黄圃铁路货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的海铁联运模式将为客户节约15%以上的运输成本。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南沙港铁路将成为中山外贸货运体系中的重要补充。

新格局

“点对点”直达南沙港的铁路

从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到南沙港码头,全程用时约1个小时,虽然运输速度未达到标杆水平,但其意义在于打通了一条“点对点”直达南沙港的铁路线路,建立了一套可与南沙港码头融合的运作机制,让南沙港直接为中山产业服务。

受水域条件限制,中山港不具有万吨级泊位,不属于大型深水港码头,中山港也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中始终处于喂给港的地位。近年来,中山从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到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与周边国际港口群的联系,与周边港口对接的频率和深度逐步提升。

南沙港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中山与南沙港的距离,实现了高效的互联互通效果。此外,中山近年来从多个方面加强与南沙港对接。2017年,《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提出以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加快港口整合,促进全省港口协同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的港口发展格局,构建对接港澳、联通西江、服务泛珠的世界级港口群。同年,中山、广州、佛山三地国资联手,合资建设经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

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合顺表示,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团队正围绕南沙港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服务,借助南沙港铁路等硬件基础,可为中山企业提供“厂到港”“厂到船”的服务,真正将“出海口”搬到企业的“家门口”。

面对隔海相望的深圳港,中山则采取了不同的融合模式。去年,中山市与深圳市制定了《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大湾区组合港建设就是首批重点事项之一。今年3月31日,“中山港至深圳蛇口”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深圳海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的第29条航线,也是中山与深圳之间的第5条组合港航线。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深中两个港口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让两个分属不同关区的港口“两港如一港”。出口货物在中山港码头完成申报、查验等手续,通过驳船调拨至深圳相应的港口,就能直接换装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缩减了通关时间。

截至目前,“组合港”模式已覆盖深圳市蛇口港、盐田港和中山市中山港、小榄港、黄圃港、神湾港6个外贸码头,通过“组合港”模式进出口集装箱累计近1.5万个标箱。借由“组合港”模式,码头还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河驳船与国际航行船舶之间的衔接,灵活安排仓储物流周期,货物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2天,中山企业“借港出海”更便利快捷,成本更低。

新动能

产业升级加速港口格局优化

中山港口群的发展动能源于中山产业的持续升级。中山港口群发展与中山产业密切相关。虽然无法与广州港、深圳港、南沙港等国际化大港口相比,但中山港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航道相对畅顺,船只入港排期快、装卸快,对体积、运量不大的医药、汽车零部件、精密小型仪器等非大宗高精尖产业产品运输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这与中山制造业尤其是轻工制造业发展形成了较好的配合度。

自2001年起至2005年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曾一度突破2000万吨,闯进全国港口前十。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山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期,中山工业总产值在此期间突破2000亿元大关,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和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等制造业龙头品牌先后落户。

如今,在中山现有的港口体系中,共有三个一类口岸(中山港航运码头、中山港外运码头、神湾港)和两个二类口岸(小榄港和黄圃港)。从进出口量来看,航运码头、外运码头和小榄港排名前三位,形成了以火炬开发区和小榄镇两大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航运圈。

随着产业发展,中山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重心逐步东移,其中一个关键事件是中山港东移。2015年,《中山港马鞍港区规划调整专项规划》获得省政府同意,中山港东移战略落地实施。规划建设中山港新客运码头(马鞍港区)已被写进中山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中山将完善优化中山港新客运码头(马鞍港区)中山至深圳航线,并开通至香港、澳门的快班航线,从新客运码头到深圳机场仅需约25分钟,到香港机场约50分钟,到澳门机场也将用时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中山的产业东移步伐将逐步加快。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布局了十大主题产业园,其中位于东部的翠亨科创产业园、火炬深中合作创新区、岐江新城智慧港、东部健康医药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超过24亩,占十大主题产业园总面积比例超过50%。随着东部产业崛起,中山港口体系建设重点也逐步向东部倾斜。按照中山市交通“十四五”规划,通过加强与周边港口码头的无缝对接,共享港口基础设施,中山港将实现4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福永码头、深圳蛇口港等,60分钟可达香港维多利亚港等。

与此同时,原有的港口体系也正逐步升级。“十四五”期间,中山将推动黄圃港、神湾港、中外运等重点码头增加港口货种作业资质,提升港口吞吐量和货物通过能力;支持黄圃港拓展公铁水联运业务,开展公铁水联运相关职能部门或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门到门”“一单制”等物流形式;在小榄港试点智慧港口建设,率先开展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半自动化改造,引入龙门吊远程操控技术,提升港口装卸设备的智能化、安全性,节约运营成本,为全市积累智慧港口经验。一场由产业升级引发的中山港口体系升级行动已经打响。

标签: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