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来罗湖,重大项目将实现“开工零等待”
2023-08-16 17:17:2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16日讯(记者 邱婕通讯员 向延见 舒明峰)8月16日,记者从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打造“三力三区”,罗湖区锚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全市首个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开工零等待”实施办法,通过全过程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动辖区内重大项目实现“开工零等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将有力提升罗湖区营商环境质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投资,“开工零等待”实施办法也将成为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新“样本”,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行重大项目实现“开工零等待”

是新时期罗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自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发布以来,罗湖区陆续推出了一批创新型引领型改革措施。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探索“开工零等待”不仅是罗湖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具体举措,也是罗湖区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迫切需要。

据介绍,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在前期调研工作中发现,由于老城区先天规划不足和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因素,罗湖区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因涉及拆迁、征收、规划调整等问题无法及时办理用地手续,成为目前重大项目取得开工前所需“三证”的最大难点、堵点,严重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和企业负担。

想要实现“开工零等待”,技术工作及核查工作前置是关键,即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是否先行开展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等技术工作,并提前介入核查是实现“零等待”的关键。

“一项计划、两张清单、两个制度”

以“真配合”保障重点项目“真开工”

此次罗湖区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深圳现行审批制度文件,收集整理国内相关改革经验资料,系统性制定推出了路径清晰、操作详细、措施全面的“开工零等待”实施办法。记者了解到,本次出台的实施办法不仅明确了“开工零等待”的定义,以制度首创、推行净地供应、建立用地指引清单、承诺制度等九大亮点,涵盖了文件的适用范围、工作原则、操作流程、配套措施等多项内容。

以“提前核查”制度的建立为例。为解决各审批环节互为前置问题,有效提升审批效率,罗湖区对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核发施工许可证前,全流程实施技术文件的“提前核查”,并出具“提前核查”意见,确保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3个工作日内,即可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项目开工前所需批复文件。

同时,该办法通过推行“一项计划、两张清单、两个制度”,实施“净地行动计划”可保障场地开工条件,建立“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核查指引清单”与“容缺材料清单”为技术文件编制和提前核查提供依据,推行“自愿承诺制度”与“提前核查制度”将技术工作前置,确保各部门“真配合”,全面保障辖区重点项目实现“真开工”零等待。

审批制度改革再出新“样本”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改革力量

据介绍,本次出台的实施办法主要适用于罗湖区行政区域内重点产业遴选房屋建筑工程,以及政府投资房建类和市政交通类新改扩建工程,不包括涉及油气库、油气长输管线、民爆仓库等重大危险源项目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需要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的重大工程和保密工程。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以“自愿申请”为原则,意向用地单位依据用地范围和技术控制指标提前开展项目方案设计等技术文件编制,各有关部门并联协同,实施“净地行动”,对各审批事项开展“提前核查”并出具核查意见,在完成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核发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开工所需批复文件。

可以预见,此次出台的“开工零等待”实施办法将为罗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区建设按下“加速键”,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同时也为深圳全面推行“开工零等待”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先行示范,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改革力量。

标签: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