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 > 正文
让融资更精准更便利
2023-07-11 10:04:59 来源: 中工网


(资料图)

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加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此举可发挥精准滴灌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并有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改善,助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助力这些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其中,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以再贷款为例,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贷款给普通客户的资金。由于再贷款提供的资金稳定、成本低、期限长,不仅能够降低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从而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对信贷的撬动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先贷后借”模式,即由商业银行针对符合再贷款使用范围的企业先行发放贷款,事后凭发放清单等资料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资金。这进一步保障了资金使用精准性和直达性,充分发挥了再贷款的引导作用。

新增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政策意图,正是针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融资上予以精准倾斜和靶向施策,这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帮扶支持,使企业融资便利“更上一层楼”。

首先,应精准投放,确保贷款投向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做到质效并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自设立以来,始终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接下来,应不断创新货币工具品种,丰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其次,应确保“应申尽申、应领尽领”,推动金融机构挖掘存量贷款潜能,抓住政策窗口期,积极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枢纽,银行机构应认识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落实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监管考核结果。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低成本的稳定资金,有利于资产负债平衡和盈利水平提升。商业银行应从社会责任及自身发展等角度出发,持续抓紧抓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质效。

最后,应加强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申领、使用、归还机制,确保工具资金专款专用。目前,稳增长正处于爬坡关键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保持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要继续规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加强监管,在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的同时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最大效能。要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姚进)

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