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 > 正文
曾经“华为接班人”如今入局造车 新能源汽车赛道愈发拥挤
2021-12-20 15:02:21 来源: 中国商报

曾有着天才少年、技术狂人、华为接班人等标签的李一男也加入了“造车”队伍。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投资状况火热,除了传统的汽车厂商不断加码,小米、百度、滴滴等科技巨头也在大举跨界造车。李一男此时入局有几分胜算?

51岁李一男又创业 时机晚了吗

12月15日,51岁的李一男又一次创业,发布NIUTRON(牛创新能源)品牌,中文品牌名为“自游家”,并宣布首款产品自游家NV(新能源汽车)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9月启动交付。

其实,李一男是国内科技圈的名人,有着曲折的创业经历。他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3岁加入华为;25岁升任华为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一度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30岁走出华为,创办港湾网络,势头直赶老东家华为;38岁出任百度CTO;45岁创办牛电科技(小牛电动)并担任CEO,2019年该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但2015年,在发布旗下首款电动车之后,李一男因涉嫌内幕交易而锒铛入狱。从时间线来看,出狱后的李一男很低调,并于2018年开始谋划造车。

不可否认,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投资状况火热,传统汽车厂商和众多科技巨头都在加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的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显示,今年1月-11月,已有六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突破了10万辆……那么,李一男此时入局不晚吗?

对此,李一男坦然表示“我们肯定是晚的,不用讲”,但同时也表示“时间会告诉大家唯一正确的答案”。

“我们不因为某一个投资人说这个事情能行、有人投了,我们就觉得我们能行;也不因为别人不投我们就觉得不行。我觉得就试试,至少探索一下,然后努力保障。努力这个事情做好,看看怎么样。”李一男说。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小牛电动的入局表示乐观。张翔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进入汽车市场并不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大了,以后所有的燃油汽车都要被新能源汽车取代。像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厂商没办法把这么大的市场撑起来,所以现在进入市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可以做一些细分市场、局部的区域市场等。”

中研普华高级研究员薛圳扬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历时已久,但仍处于上半场,当前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开拓,小牛电动此时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及时不晚。

此时“造车” 胜算几何

据悉,自游家造车项目于2018年11月开启,品牌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在江苏常州拥有一座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整体设计产能为18万台/年,目前工厂正在进行量产前的改造和标定,将于明年3月投入使用。目前自游家汽车拥有接近100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汽车创业是非常难的,没有200亿元不要做汽车。“现在造车涉及到很多方面,要招聘人才、打造品牌、市场宣传,以及线下体验店的布局等等,都需要资金。”张翔亦表示。不过,李一男表示:“2014年的时候我自己判断我融不到30亿美元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我自己觉得我大概率应该能够融得到这个钱来做这个事情。”

另外,李一男还表示,“自游家的定位是高端,这个不容置疑。”自游家NV的设计理念是Urban Exploring(城市探索),意味着它是一款都市出行的车辆。“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非常明确,我们是按照一个电车来设计这款车的,不管是平台架构,还是外观还是内饰。不管是增程也好,还是纯电也好,它的外观都是一模一样的。”李一男说。

据介绍,自游家NV是一款定位于中大型尺寸的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长5米左右,拥有5个座位,分为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系统,整车采用上钢下铝车身打造,定价在30万元以上。

然而,在高端和增程式电动市场,自游家均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定价30万元左右的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等;目前市场上的增程式电动车型包括理想ONE、岚图FREE和赛力斯SF5等。

薛圳扬表示,自游家之所以选择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向,主要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政策环境的考量。纯电动具有更好的政策补贴,但当前纯电动汽车发展容易受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限制;增程式电动政策补贴相对较少,但在现阶段市场应用空间更大,在产品推出后更易受消费者的关注,自游家选择增程式电动及纯电动这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了政策环境及下游市场的现状后,对应铺设的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路径。张翔则表示:“总体来说纯电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增程式只是一个过渡的技术。”

而当被问及“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时,李一男显得很淡然,他强调说最终还是要在产品、品牌、营销上有更多的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

标签: 跨界造车 新能源汽车 科技企业 纯电动汽车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