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产业转型持续升温倒闭车企“碳中和”
2021-12-22 15:21:35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逐步走上“政策+市场”双驱动的发展轨道。由“碳中和”引发的产业转型潮正在汽车行业不断升温,主流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纷纷给出了各自碳中和的时间表。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1)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指出,新能源汽车将出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市场渗透率有望超出预期,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接近500万辆,到2025年将接近900万辆,到2030年有望达到1800万辆。第二是运营车辆将率先实现电动化,运营车辆对碳排放的贡献很大,续时里程远超私家车。更重要的是电动车运营成本更低,在商业逻辑上形成正向闭环;第三是中高低端车型将同步发展,品牌向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第四是自主品牌将唱主角,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合资进口占据了中国2/3以上的市场,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自主品牌有望占据2/3以上的中国市场。第五是新的造车势力未来可期,不少新势力月销已经破万,而且有许多高端车型。第六是换电模式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方建华指出,2021年动力电池行业可以两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个是疯狂的扩产,一个是疯狂的涨价。在他看来,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实现两个替代。第一是清洁替代,要想实现真正的碳中和,清洁能源占比必须要达到90%以上;第二个是电能替代,进口的石油当中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都是被交通领域消耗掉的。让中国的电动汽车实现电动化,对整个碳排放贡献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动力电池产业作为碳中和的先锋角色,正在加速进入“TWh时代”。在此背景之下,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正掀起新一轮“扩产备货”潮。自去年以来,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亿纬锂能、中航锂电、蜂巢能源、远景AESC等动力电池企业悉数斥资数百亿元,在全球进行动力电池项目布局。

“我们预测,动力、储能电池需求的TWh时代会在2025年之前到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指出,动力电池的扩产正在进入快车道,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今年悉数进行了数百GWh的扩产。

与市场需求带动产能扩张相对应的是,近几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锂电池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大增。为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开启了抢占资源的布局模式,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LG新能源、紫金矿业、赣锋锂业、富临精工、盛新锂能等国内外锂电制造和资源类企业。这也印证了确保供应链安全,特别是锂、钴、镍等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对于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表示,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和动力电池需求拉动,今年以来,动力锂离子电池各种材料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碳酸锂、氢氧化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等价格普遍上涨,有的材料涨幅竟然高达五、六倍,供需紧张矛盾凸显,给电池企业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整体成本降低的诉求。“从长远来看,锂电材料会面临资源紧张的局面,还有镍、钴等资源,都需要产业未雨绸缪。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已进入关键时期。”他说。

不过,动力电池在扩产潮来袭之时也要警惕灰犀牛。对此,方建华表示,企业在扩产中,了解市场真实需求至关重要。此外,企业还要保障技术工艺的稳定性去支持快速的产能扩张。稳定的供应链与金融资金也是企业加码扩产的非常重要的保证。

标签: 新能源市场 碳中和 产业转型 动力电池行业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