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业界 > 正文
全球今亮点![组图]一个研究蚊子、苍蝇、蟑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09-22 19:54:1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广东中山有这么一家实验室,以蚊子、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为研究对象,八年多来共采集到600多种7万余头病媒标本……这便是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的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该实验室主要承担拱北关区病媒生物鉴定、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检测、监测及风险分析,开展科研和专业技术培训。

实验室工作人员制作蚊类标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南都记者走进这家实验室,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流程,以及这项工作中鲜为人知的趣闻。

制作完成的蚊类标本。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中山港口岸检疫。

科学预警病媒传染病

何为“病媒生物”? 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工程师陈健介绍,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就是“病媒生物”。具体而言有蚊、蝇、蜚蠊(蟑螂)、鼠等,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病媒生物的存在。这些能携带病原体的病媒生物,一旦入境,可能传播疾病,势必会给当地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大头金蝇。

以海运为例,一艘货船在出发时,货柜里可能就携带了当地的病媒生物,经过海上长时间航行,这些病媒生物不停繁衍,病原体不断滋生,可能污染了货柜里的物品。开展口岸病媒生物监测、鉴定,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的跨境传播,科学预警病媒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对于维护国门生物安全意义重大。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病媒生物

在捕获病媒生物后,首先是按照传统的鉴别方式——形态学分析,鉴定病媒生物种类。例如抓到一只蟑螂,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从形态上来辨别其种类。在全球范围内,蟑螂的种类多达数千种,不少种类在外观极为相似,仅存在细微的差别,这就给形态学分析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这项工作中时常会用到专用“检索表”,就像一本“字典”,病媒生物的特征,就像是生僻字的偏旁部首,通过这些“偏旁部首”在“字典”中进行检索、比对,最终确定其种类。

每个标本都有自己的标签。

但这一传统方法局限性很大。陈健表示,除蚊子外,一般来说适合进行形态学分析的病媒生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成年、雄性。雌性特征往往不够明显,而幼虫也难以辨认,需要把它培育到成虫,鉴定周期太长。此外不少病媒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货运周期,可能出现死亡、腐烂、残缺等情况,形态学分析就很难辨别其种类。“这就需要应用DNA条形码技术来鉴定,每个DNA条形码有独特的身份信息,对应一个物种,这样就能进行精准区分”。在2021年3月,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独立完成的“病媒生物及其携带细菌性病原体的分子鉴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蚊标本。

实验室工程师陈健拍摄病媒生物照片。

独属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浪漫

南都记者了解到,实验室成立至今,发现中国新纪录蚊类波斯曼蚊,首次在国内口岸截获的病媒物种达13种,首次在广东口岸截获病媒物种有2种,首次在中山口岸截获的病媒种类共17种。“我们还发现3个蜚蠊新种,按照国际惯例,发现者可以为其命名,其中一个蜚蠊新种黑毡蠊,黑色的身体外圈是黄褐色的“金边”,我们便以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黑夜的女神为灵感,为其起了一个拉丁名——“黑夜女神”,这也是我们这项枯燥、繁忙的工作诗意和浪漫的一面”。

左:蜚蠊新种黑毡蠊“黑夜女神”。中:血红扁头蜱。右:刻点甲蠊

工作人员采集蝇类。

显微镜灯光下的蚊。

工作人员夜晚采集蚊幼虫。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图片: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供图

标签: [组图]一个研究蚊子 蟑螂的国家重点实验

责任编辑: jk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