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打开“粤海粮仓”新蓝海 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2023-08-24 12:18:14 来源: 南方日报

“刚拉过来的海鲜,个顶个的新鲜!”8月22日5时许,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的广东粤西水产交易市场,水产商们的吆喝声划破黎明的宁静。现场,交易火热、订单不断,冷链运输车辆穿梭其中,一派忙碌景象。

热闹的不止海鲜市场,还有水产加工生产线、冷链物流园区、滨海旅游景点等。“有了相关产业的加持,游客不仅能吃海鲜、吹海风、看海景,还能将阳江美味带回家。”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业崇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

唱响海洋牧歌,广东在水产精深加工、冷链运输和滨海旅游等方面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这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广东正以海洋渔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为着力点,培育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打开“粤海粮仓”的新蓝海。

发力水产精深加工

粤式预制菜探路“出海”

起鱼收网!蔚蓝海域上,一兜兜活蹦乱跳的金鲳鱼从网箱中捞出,称重后迅速用冰块保鲜,从湛江市特呈岛运往恒兴集团水产加工厂。

清洗、切花刀、腌制、打包……车间流水生产线上,短短几个小时十几道工序,一道即烹美食“一夜埕金鲳鱼”即可塑封装箱,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广东预制菜龙头企业,恒兴集团仅“一夜埕金鲳鱼”一个单品的年销售额已超亿元。

“一头连着蔚蓝深海,一头连着市场餐桌,预制菜串起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价值链。”据恒兴食品研发中心邓颖翠介绍,以产业链的“6条鱼2条虾”(金鲳鱼、黑鱼、鲷鱼、海鲈鱼、巴沙鱼、斑点叉尾鮰、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为基础,恒兴已开发出200多款预制菜。2022年恒兴预制菜营收超过27亿元,增长16.3%。

在广东海洋产业的发展中,水产精深加工已成为推动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环节。“经过精深加工,水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同时打破地域、季节等限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邓颖翠说。

金鲳鱼是湛江养殖范围最大的海鱼品种之一,因为鱼鳍和鱼尾金灿灿,也被当地人称为“黄金鱼”。2022年以来,恒兴以金鲳鱼为核心研发了十款“年鱼”系列预制菜,一道金鲳鱼被赋予八大菜系风味,得到全国各地大批消费者的青睐,带动了金鲳鱼产业的全面发展。金鲳鱼的塘头价从过去的8—9元/斤涨至25元/斤,销售周期也从3个月延长到一整年。

水产品类被称为预制菜领域的“天花板”,在用料、工艺、储存等方面都要求严苛。如何锁住这份“鲜”,成为水产加工企业的重要课题。

“恒兴经过多年发展,已打造出一条‘从塘头到餐桌’的完整水产食品产业链。”恒兴食品市场部莫威告诉记者,“让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控、有源可溯。”

以预制菜“恒兴鲜虾”为例,它使用的是企业联合高校研发的南美白对虾“中兴1号”虾苗,在自有养殖场投喂恒兴饲料。“这些虾从养殖场运回加工厂,再到制成预制菜,全程不超过4小时,能最大程度保留虾的新鲜度和风味,营养元素保留95%以上。”莫威说。

锁“鲜”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温度。“冷冻是水产预制菜的主要保鲜方式,加强水产品冷冻加工和仓储管理对于提升产品品质很重要。”位于阳江阳西的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超低温冷库的库容2000吨,常温冷冻库、冷藏库的库容2.3万吨。

“随着预制菜品类的增多,除了要不断升级冷链仓储、物流等配套硬件,优化解冻后感官、口味等变化都是产品研发的重点。”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培养和引进高技术人才,为预制菜的研发提供技术保障。

在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背景下,发力水产精深加工,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广东预制菜企业约6000家,且企业注册数增加迅猛;部分养殖龙头企业向预制菜领域延伸,已培育出国联水产、恒兴集团等水产预制菜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协同。

目前,广东正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的产业链基础,推进制定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产业“湾区标准”,将广东海洋牧场的海鲜卖向全国乃至全球。

完善冷链仓储物流

畅通海洋渔业“最先一公里”

海鲜装满筐、货车排成行,水汽升腾、人声鼎沸……走进粤西水产交易市场,一边是热火朝天的交易区,一边是加班加点的制冰工厂。工厂内,一条条大冰块从模具中滑出,由工人用铁钩拉入轨道,再送进运冰车或碎冰机,为每一份海产品“争鲜”。

8月16日12时,为期3.5个月的2023年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同日,粤西水产交易市场迎来开业。该市场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建有大棚交易中心、冷链仓储物流区、海产品加工厂、专业制冰工厂等,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日交易量可达20万斤。

交易市场内,储存规模达3万吨的智能冷库引人注目。走进智能中控室,整个冷库的作业情况一目了然。“不同产品对冷库温度的要求不同,目前我们储存的一批带鱼,温度严格控制在零下18摄氏度。”粤西水产交易市场生产部主管郑玉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冷库的智能管理系统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为其量身打造,实现多温库出入库作业、现场工种调度的数字化和移动化管理等。顺丰还制定了差异化服务方式,针对“城市到城市”的水产运输,采用“冷运整车运输”和“冷运专车服务”两种运输方式;针对电商及个人寄递需求,则通过交易市场的直营网点,实现水产“从海洋到餐桌”的新鲜交付。

“目前,市场已吸引一批水产企业入驻。开渔之后,大量渔获上岸,制冰厂、冷链仓储物流园便有了‘用武之地’。”粤西水产交易市场负责人、阳江中弘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万发说。

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目前全省有大小冷库超2000座,总库容超700万吨,冷藏车保有量约1.4万辆;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省冷库库容规模和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省冷库容量将突破1000万吨。

针对农产品“最先一公里”短板,省供销社牵头建设农产品冷链骨干物流网,14个沿海地市新建730多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省供销社冷链骨干网在全省布局项目73个,规划库容161.69万吨,配套328万立方米的加工车间、普通仓库和配送中心等。

记者发现,不少海产品加工企业选择自建冷库。比如,顺欣集团建设冷库冷冻冷藏总容量不断扩大,除了可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外,还可对外提供冷藏仓储服务;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21年投资建设水产分拣加工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年加工水产品2.3万吨,冷链仓储配套能力是1.2万吨每批次,满足海洋牧场发展需要。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海洋牧场的“最先一公里”还可向前延伸、优化。“其他地区海洋牧场建设经验表明,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大数据中心等设施,海洋牧场从生产、储运到走向市场的各个环节可统筹管理,实现海域与陆上空间的联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湾区经济与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安然说。

坚持船上、岸上、路上联动发展,已列入广东将启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根据该规划,广东立足现代化海洋牧场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需求,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

挖掘滨海旅游潜力

海洋牧场产业链多元发展

“这里的海很美,空气也很清新,满眼的蓝与绿,晚上还可以看到满天星斗……”来自广州的谢先生趁着周末和朋友来到外伶仃岛,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

每逢周末、节假日,从珠海香洲港出发前往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桂山岛附近海域,深水养殖网箱星罗棋布,大小渔船穿梭其中;“澎湖号”“德海一号”等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矗立在海面上,水下鱼儿成群觅食。此情此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出海观光、体验海钓。

作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省份,广东在滨海旅游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然资源部今年6月公布的“和美海岛”名单中,广东的东澳岛、海陵岛、南澳岛、上川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等7个海岛赫然在列,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在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项目为海岛画出了一条条更加优美的海岸弧线;在东澳岛,修复后的东澳湾同岛上其他几处海滩形成湾湾相扣、山水相融的怡人风光;在海陵岛,成片的红树林与碧海、蓝天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随着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美丽的海岛资源源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

滨海旅游为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多元发展机会,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相结合,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滨海旅游+”也在不断孵化新型消费场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海洋牧场设施可以和很多产业发生融合,使一个海洋牧场设施产生复合的经济效益。”广东海洋协会会长向辉明举例,比如,在底层养鱼的基础上,海面上可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上层加装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设施,便可在深远海实现融合发展。

从海洋到餐桌,广东正加快培育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汇聚政策、金融、技术、人才、市场等多方力量,使“链”上各环节协同发展。海洋产业集聚优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海岛生态持续向优……一个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故事正在南海之滨书写,激发源源不断的“蓝色动能”。

记者观察

为海洋牧场产业延链

增添新“引擎”

临海而立,广东自古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全国渔业大省,广东多年来的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如今,伴随着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加速崛起,相关产业链也逐步发展,“海上新广东”正焕发勃勃生机。

但在调研走访时,我们也察觉到了行业的隐忧:尽管广东的水产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发展较早较快,但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要求相比,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例如,大部分水产品从产地至销地的物流仍依赖传统运输车,且冷链物流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较为发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相对滞后;海鲜预制菜尚未形成大品牌和大渠道,加工短板仍突出。

如何突破水产品仓储加工发展瓶颈?当务之急是推进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完善现代化海洋牧场冷链物流设施网络。

为此,广东出台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支持广州、深圳、东莞、汕头、江门、湛江、茂名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

水产精深加工亦被视作破局之道:海洋渔业精深加工园区和集群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粤字号”水产预制菜品牌逐渐在国内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就在南海开渔节当天,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在珠海正式开业;阳江的广东粤西水产交易市场投产,万吨级仓储冷链物流区随之落地。两大交易中心的投产应时应势,为延长海洋渔业产业链增添了新的“引擎”。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乘着“打造海上新广东”的东风,广东正积极加快发展步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的持续壮大注入活力。(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王佳欣 邵一弘)

标签:

责任编辑: jkl2